全国兼职一线天论坛官网入口,杭州龙凤桑拿spa论坛,惠州qm论坛最新地址,小红楼论坛网页版进入

 

移风易俗在行动|濉溪县南坪镇黄沟村:文明新风让彩礼“降温”宴席“瘦身”

发表时间:2025-08-25    来源:淮北文明网
[关闭]
  在濉溪县南坪镇黄沟村,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方式,曾经让大家头疼不已的“人情债”和“攀比风”逐渐退去,彩礼“降温”、宴席“瘦身”,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。
  “以前办场白事,花费可不得了。”村民老张感慨道。过去,一场白事光是宴席就得二三十桌,再加上烟酒、人情往来等,十万八万都打不住。可如今,在村里倡议简办红白喜事的影响下,他为父亲办后事一切从简,既节省了开支,又尽到了孝心,话语间满是对这种改变的认同。
  这一切的改变,源于镇村一系列有力举措。“要让村民改习惯,党员干部得先作表率。”黄沟村委会副主任杨青介绍说。杨青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移风易俗优秀“大总”,她说,村里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,充分听取村干部、老党员、村民代表的意见,按照镇里的相关文件,制定了《移风易俗事宜管理办法》和《婚丧礼俗倡导性标准与制度》。不仅如此,还对党员干部提出“五带头”要求,建立红白事报备制度和奖惩机制,村干部现场监督酒桌办理和随礼情况。这些制度为移风易俗提供了明确标准和有力保障。
  村民老陆的经历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母亲去世后,兄弟三人原本想大操大办一场“撑场面”。村干部得知后,主动上门做起思想工作,给他们算起经济账:“一桌菜七八百块,30多桌下来好几万呢,省下这些钱好好过日子,不比铺张浪费强?”这番入情入理的话,让老陆兄弟三人改变了主意。最终,这场白事办得简约又庄重,成了村里移风易俗的“活教材”。
  为了让移风易俗工作真正落地,镇村移风易俗宣讲志愿者走进群众家中,他们中有党员干部,有镇工会、妇联的志愿者,倾听群众的声音,征求意见和建议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题宣传活动,让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。在南坪镇,像这样通俗易懂的“土话”宣讲随处可见。“彩礼要得多,闺女嫁过去还得自己还账,图啥?”“大操大办,人情花费,你上礼我换礼,最后花出去的还是自己的钱。”“升学宴浪费物力财力,助长攀比之风,不利孩子成长。”每天,这样的宣讲话语在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里回响。
  今年“五一”假期,镇工会组织集体婚礼,黄沟村青年小杨参与集体婚礼,与10对新人共同进行移风易俗宣誓,这种婚事新办的方式,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,又传承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赢得了在场群众的一致称赞。
  走进黄沟村党群服务中心,村务公开栏上关于移风易俗的内容格外醒目,明确规定了红白事的标准:红事宴席桌数一般不超过15桌,酒席标准每桌不超过700元,随礼每户不高于200元;倡导少要彩礼,礼金一般不超过8万元,摒弃索要下轿礼、改口礼等陈规陋习。白事方面,随礼每户不高于100元,宴席不高于15桌,每桌费用不高于500元,同时简化治丧仪式,缩短治丧时间,杜绝封建迷信活动。
  黄沟村的红白事理事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村干部组成,谁家有红白事,他们提前上门“定调子”。遵守公约的村民能攒积分,到“道德超市”兑换生活用品;要是有人想“越界”,理事会就带着村规民约上门劝导。
  如今,黄沟村的变化有目共睹。红白事平均支出大幅下降,彩礼回归理性,大操大办、攀比浪费现象明显减少。厚养薄葬、喜事新办成为村里的新风尚,村民们在文明新风的吹拂下,日子越过越轻松,生活也愈发和谐美好。(邹杰)
责任编辑:单雨萍
新泰市8hl13| 正阳县nwq255| 永顺县rx6471| 原阳县xdp370| 松江区s7h949| 邵阳县hjz967| 麦盖提县z7v962| 伊春市ktv892| 渝北区7ub687| 若羌县em7269| 元谋县xpp199| 巴林右旗i7o619| 奈曼旗bez375| 德令哈市5xb105| 卢湾区aik131| 庆云县bl6821| 米林县fpp460